隨著人口向中小城鎮轉移,鄉鎮污水成為水環境治理的難點。由于人才缺失、經費不足和管網不配套等原因,近年來不少新修建的鄉鎮污水處理廠“停擺”,難以正常運行。重慶市實施環保投融資體制改革,政府搭建平臺撬動社會資本參與鄉鎮污水處理,政府和市場各司其職,促進了緩解財政壓力、確保設施運行、環保產業發展的多贏。
保護好三峽庫區一江碧水是重慶市的重要職責,近幾年重慶城區污水處理日益規?;蛯I化,鄉鎮污水處理短板凸顯。重慶環保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錢忠明介紹,重慶市計劃到2017年底前實現全市鄉鎮污水處理廠全覆蓋,達到1584座,目前已經建成809座,在建279座和新建496座需投入60多億元,政府財政壓力較大。
“同時,負責鄉鎮污水處理廠運維的有民營公司也有國有公司,由于技術能力、專業管理、運營經費、配套管網不足,部分污水收集率不高,難以達標處理,地方環保部門無法實現有效監管,有的建好后甚至閑置未運行,造成巨大浪費。”錢忠明說。
為解決環保投入單靠政府、實現環保公益設施的有效運行,重慶市近年來加快環保投融資體制改革,撬動社會資本參與環境治理,于2015年6月成立重慶環保投資有限公司。
錢忠明說:“環投公司不是大包大攬,而是采用PPP加第三方治理的模式,將污水處理市場向社會資本開放,通過招投標,讓大量環保企業競爭參與鄉鎮污水處理廠的投資、建設、運維。”
在重慶市合川區錢塘鎮污水處理廠,記者看到黑臭的污水經過處理后變得清澈無味、達標排放。這座2012年建成、投資1600萬元的污水處理廠2015年11月前由地方國有公司管理,因專業才人缺失和處理經費不足,一直處于閑置狀態。
?。玻埃保的辏保痹?,重慶德和環境工程有限公司通過招投標成為該廠的運營方,公司經理張勝君告訴記者:“我們接手后經過前期大修,這個廠很快就正常運行了。生活污水處理不難,關鍵要有專業的管理。經過環投公司的招標,我們中標了11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維。”
合川區環保局一位干部說,以前地方政府既要負責鄉鎮污水處理廠的投資建設,還要負責設備運行和達標處理,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。
為從機制上解決鄉鎮污水處理廠存在的人才、經費、管網、監管上的問題,重慶市引導專業化的環保公司參與環境治理,環投公司負責搭建招投標平臺和監督實施;重慶市財政給予專項補貼、區縣政府出資購買服務,保障鄉鎮污水處理經費;明確地方政府負責支管網配套建設,對運營方進行嚴格的環保監管。
目前,環投公司已取得重慶36個區縣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的特許經營權,接收756座已建成的鄉鎮污水處理設施,其余正在接收中,120多家專業化的環保公司參與建設、運營,能運行的污水處理廠新增124座,在建和新建項目順利推進。
來自:新華網